1、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篇1 1931年~1936年,仅仅5年之间,袁隆平随父母辗转北平、天津、江西赣州、德安、汉口等地。
袁隆平拒绝5000美金的工作,毅然决然回到了国内,从而走出了一个国际路。
让这个时间回到1979年,那一年只有菲律宾才有关于水稻研究的研究所,但是这所研究院的院长却是一位中国人,他非常的爱惜人才,他认为袁隆平老先生是一位旷世奇才,并想着要怎么样才能把他留下。
年9月7日是袁隆平院士诞辰92周年,许多网友发文缅怀,并且在这一天,袁老曾拒绝5000美元月薪选择留在国内的事情被顶上了热搜,就再一次刷新了我们对袁老的认识,原来他为国家付出的还有那么多。
但希望这些留学生们可以看一看,袁隆平曾在1979年的时候拒绝5000美元的月薪,他的理由非常简单且很有力量:自己是中国人,要回国发展造福祖国。
但是袁隆平只待了二十天就匆忙回国,联合国要较真的话,没满一个月可能连工资都拿不到。当然,金钱什么的袁隆平从来都没在意,他之所以提前回国,原来是已经完成了任务,没必要再呆在国外。
必须得回去。当时虽然袁老先生很愿意帮助印度进行水稻研究,可是奈何家中的杂家水稻的增产项目遇到了难题,当时的杂交水稻“两系法”可是关系到我国粮食能否进一步增产,所以袁老先生连高薪都不要了,优先回国解决国内研究难题。
他编的考分歌谣在班上流传:三分好,三分好;不贪黑,不起早;不留级,不补考。 1953年8月毕业,全班同学都被分到了全国各地,最远的是到新疆去研究哈密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