亭林先生自少至老,手不释书,出门则以一骡二马,捆书自随。遇边塞亭障,呼老兵诣道边酒垆,对坐痛饮,咨其风土,考其区域①。若与平生所闻不合,发书详正,必无所疑乃已。
1、顾炎武字宁人,昆山人。他看到明末变故很多,所以讲求经世致用的学问。南明的鲁王授他为兵部司务,事情没有成功,他的母亲便绝食而死,死前告诫顾炎武不要到异姓的清朝做事。
2、顾炎武(1613年—1682年)著名思想家、史学家、语言学家,与黄宗羲、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。 本名继坤,改名绛,字忠清;南都败后,改炎武,字宁人,号亭林,自署蒋山俑,汉族,南直隶苏州府昆山(今属江苏)人。
3、顾炎武,字宁人,原名顾绛,昆山人。是明朝生员。他天生双瞳,中间白而周边黑,读书时一目十行。他看到明朝末年多有变故,便研究经世治国的学问。
4、先生字宁人,后改名为炎武,学者称他亭林先生。顾炎武年少时高超不凡,有远大的志向,不与人苟且迎合,性格正直,超出世俗。和同乡归庄非常友好,一起游历复社。对于书籍没有不看的,特别注重治理世事的学问。
5、〔鉴赏〕 顾炎武字宁人,时人称之亭林先生,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,卓越的历史学家,著述极为丰富。顾炎武年轻时曾参加复社,明亡之后曾投入反清的武装斗争中。他在学术上很有造诣,思想敏锐,观点鲜明。
6、作品名称:与友人书 创作年代:明代 作者:顾炎武 作品体裁:散文 主要段落 人之为学,不日进则日退。独学无友,则孤陋而难成(1)。久处一方,则习染而不自觉(2)。
译文 顾炎武(字亭林)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, 出门就随身带一骡二马驮书。有时候到了边塞岗亭,就找老兵到路边的小酒店一起畅饮,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,考察地理。
中文译文:顾炎武(字亭林)先生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(形容极爱看书,学习勤奋) 出门就带一两匹瘦弱的马,马驮着书跟随自己。
译文:亭林先生从小到老手上都没放下过书,出门就牵着一匹瘦弱的马,带着几捆书籍随身。有时候走到了边塞岗亭,就招呼亭边的老兵一道去路边的小酒店,面对面坐着,开怀痛饮。询问他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形地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