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其实个人感觉利润大概在30%左右,因为个人分析所有东西都是组装牌,去除运费、加工费、税金等固定费用,只是赚到一个组合的费用,这还是电器元件比较普及并且价格持续降低的情况下,如果有任意的组装原件上调那么小米的利刃可能更少。
1、小米按照成本价卖手机只是他们自己的说辞,不是破坏米粉的信仰情节,但是这是事实。小米只是按照较低的利润来卖手机,比如一部手机赚个百分之十或者百分之五,比起苹果百分之三四十的利润,在商人看来就相当于“成本价”卖手机了,因为一个手机才赚几十块嘛。
2、按成本卖谁都赚不了钱。成本其实是个动态概念,随着时间的推移,技术的成熟,规模的扩大,成本是不断下降的。每家公司的成本也是不同的。广告宣传的成本通常指最早期产品成本,产品成熟后会大幅降低,这就是利润。而且,小米擅长卖期望,提前打广告,等到真正生产,成本已经降了许多。
3、因为小米属于互联网公司,很多产品其实都是代加工,还有雷军的团队营销能量强,所以成本非常低,随便一个动作就会成为头条。利润还是有的,毕竟他有销量,那些销量去和上游供货商谈价格很容易。
4、采用先预售、后投产、再发货的流程,2011年10月到12月,小米手机完成了第一批30万台的网络交易。 点评:虽然这段时间因为采购成本还比较高,小米手机还只赚吆喝不赚钱,但小米公司已经从前期的应用开发商转变成了一家B2C电商,只不过,只卖小米手机一款产品。
5、当小米推出手机时,他们错开与苹果、三星等巨头在高端价格市场的竞争,以最广大的中低价格市场和最具活力,也最能被互联网传播改变和引领的年轻消费群体作为自己的客户群,并且集中力量在这个价格的市场区间做出最极致的产品,集中别人做几十款产品的力量做一款或者几款产品。
小米手机的重大调整:现货+加速研发的背后小米5发布后的缺货现象并非饥饿营销策略,而是源自一系列供应链问题的产物。小米董事长林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揭示了这一调整的深层原因:自去年起,小米手机的供应链就遇到了挑战,如金属材质和指纹识别等关键组件的供应滞后,导致与竞争对手相比出现了时间差。
小米手机的重大调整揭示了核心问题: 雷军亲自接管供应链,以解决长期存在的供货难题。这标志着小米对供应链管理的深刻反思和决心提升。林斌董事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小米供应链去年就已面临挑战,金属和指纹识别等关键元件的研发滞后,导致与竞争对手相比处于劣势。
雷军将取代周光平亲自负责手机产品的研发和供应链管理团队,部分原因可能是小米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市场份额下降。今年第一季度的报告指出,小米的出货量在第一季度下降到华为、OPPO和vivo,甚至跌出前五名,属于“其他”类别。
小米手机的重大调整揭示了核心问题: 雷军亲自接管供应链,以解决长期存在的供货难题。这标志着小米对供应链管理的深刻反思和决心提升。林斌董事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小米供应链去年就已面临挑战,金属和指纹识别等关键元件的研发滞后,导致与竞争对手相比处于劣势。
关于这点2020年年底小米生态链总经理屈恒在内部会议上坦言,这两年来小米生态链爆品变少了。 再来看看在小米的营收结构对比图,小米生态链收入增速一直是在下滑的,到了今年一季度IOT与生活消费品总收入只有182亿元,环比减少14%,小米生态链的部分包含在IOT总收入中自然也是会受影响的。
你的成功其实离不开经济全球化以及完整的供应链体系,也就是说其实擅长营销,就有可能将手机卖得更好,这就是小米成功的策略。
所以,小米在 Q2 能有那么大的供应量,可能是因为它在一年前就在低端产品上做了高增长策略,并且策划了海外新兴市场战略,要不然供应链是不能稳定出货的。 相对于小米,其他厂商还没有哪个像小米一样下这么大的决心,在一年前就把供应策略准备好,所以这个是可以看出来厂商的前瞻性的。
没有意外,小米交出一份非常不错的二季报,明显超出了市场预期。 2021Q2财报显示,小米在报告期内营收878亿元,同比增长64%;经调整利润63亿元,同比增长84%,且营收和利润连续两个季度创 历史 新高。 与此同时,小米手机业务的收入和出货量也表现不俗。据IDC数据,2021年第二季度,小米手机出货量首次进入全球第二。